mba周鸿祎始终认为,他是中国互联网最大的失败者。曾经有个100亿美元市值的机会就摆在他面前,但他却搞砸了,而且还惹了一身骂名。这个机会就是搜索。1998 年周鸿祎创立了3721,这是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2003年在将3721卖给雅虎时,周鸿祎一只脚其实已经踏进了中文搜索市场。提起李彦宏的百度上市,周鸿祎称之为自己“百亿美元的教训”,周鸿祎人生的第一个低谷是他从雅虎中国出走后,2006 年3 月周鸿祎出任奇虎360公司(以下简称“360”)董事长, 4个月后,360推出了360安全卫士,这款简陋的软件只有一个功能: 查杀一切流氓软件。这种激进的做法得到用户拥护,周鸿祎自己却成为众矢之的,招致几乎整个行业的讨伐。打开网页,铺天盖地骂声一片,周鸿祎一度觉得自己过不去这一关了,心情低落到极点,“但是我站起来了,是个男人就要拿出实际行动。”
在中国互联网乃至整个商业界,很难找到像周鸿祎这样个性鲜明的企业家。他在公开场合经常忘记掩饰自己火爆的个性,总是高调回应任何挑衅,让自己的公关部措手不及。他几乎与中国互联网领域所有最聪明的头脑过过招,虽然互有胜负。对于竞争对手,周鸿祎作风彪悍:“有人向我吐口水,我就吐回去。”在一个崇尚“和气生财”,以中庸为美德的社会,周鸿祎却六亲不认,并公然“断了许多人的财路”。
而在中国互联网市场,周鸿祎总是肆无忌惮破坏这个江湖表面的默契和规则,这让他挨骂成为必然。
但就在2010年10月,就在360与腾讯公司那场著名的“3Q”大战渐入尾声时,一个念头却始终萦绕在周鸿祎脑海中,挥之不去:“360要到美国去上市,要成为一家美国(式的)互联网公司。”在周鸿祎好斗、彪悍的外表下,是强烈的危机感,“谁觉得安全谁就离失败不远了。”
周鸿祎是个天生的创业家,就像大多数创业者,周鸿祎从来不是个安分的人。他曾经就这个问题与丁磊交流过,发现原来大家在中学时代就总想着要改变点什么。周鸿祎是技术出身,他一直想做出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改变很多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他也总有一些新鲜的想法。
当年在北大方正,周鸿祎曾经开发过一套电子邮箱系统,也是在那时,他接触到互联网,发现了“免费”的价值。但领导却不理解:“一个好东西为什么要免费?”于是,这套系统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那时的周鸿祎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于是开始了他一连串的创业史。
如果暂时拨开3721“流氓软件”的恶名,你不得不佩服想出这种模式的大脑。回顾周鸿祎的创业史,骂他也好,恨他也罢,但必须承认,他所设计产品的独创性。直到今天,很多互联网公司仍在继续着已经灰飞烟灭的3721 模式。而在3721创立初,整个中国互联网都处在盲目和躁动中,所有公司都在无所不用其极地获取流量。“那时整个互联网都觉得3721 的模式好。”但当桌面弹窗、工具条以及卸不掉的各种插件在2006年左右,成为用户电脑桌面的灾难时,周鸿祎这个打开潘多拉魔盒的始作俑者必须站出来承担责任。
“是我开始的,就由我来结束吧。”就这样,周鸿祎切入了互联网安全市场。现在无法了解,究竟他是怀着何种心情进入这个领域,只知道投资人最初以为他是要做搜索引擎。周鸿祎承认那时他只是有“模糊的方向感”,但也许是无知者无畏,这次他却找到了通向理想之门的钥匙。
3721的创业史和惨痛失败让周鸿祎改变了对于互联网的很多理念,而最深刻的一条莫过于“用户体验”。“用户好恶决定产品生命,而产品是互联网公司生存发展的基石”,他说的没错,这是一个“成也用户,败也用户”的市场, 3721的失败正是今天360的成功。
就像其董事长周鸿祎,360也是一家爱憎分明的公司。竞争对手恨他,这让每一次360出现的任何错误或失误,都会演化成一场危机公关大战。但在用户用脚投票中,360却又是最大的赢家,哪怕是在经历了那次“艰难的决定”。
在2011 年,360收入达到1.68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91.1%。净利润达到1,560 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3.4%。而更令周鸿祎激动的是,360产品的月活跃用户数首次超过4亿。仅用了4年时间,360就在用户数上可望达到和百度、腾讯一个级别,而这意味360很有希望成为继腾讯之后,中国第二家互联网平台公司,“虽然我们体量还小。”
360脱胎于杀毒软件市场,但它却又用“颠覆式创新”,重建了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虽然与腾讯关系微妙,但360的盈利模式却与腾讯殊途同归。360借助免费的安全服务获取用户,然后通过互联网入口“360安全浏览器”,将这些用户转化成互联网用户。再通过与游戏、电子商务等合作伙伴分享流量,获取利润。腾讯盈利模式的核心是“社交”,而360则是“安全”。而且,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各种应用的不断丰富,安全已经成为互联网用户最基本的需求。可以说,周鸿祎这次抓住了核心。
这种模式完全颠覆了过去杀毒厂商依靠卖杀毒软件盈利的模式,但这也让周鸿祎是中国互联网领域的“另类”。360在一年前去美国上市时,找不到任何在美国相对应的“国外大哥”。几百场路演,周鸿祎不得不一遍一遍向投资者解释:360是谁?它干了什么?它怎么赚钱?在周鸿祎看来,过去杀毒厂商只是把“安全”定位成杀病毒,但是今天“安全”的定义已经延展为用户在使用电脑和手机时,速度是不是更快,隐私、数据是否安全?
360重新定义了互联网安全,尤其是这种免费模式,几乎革了传统杀毒厂商的命。但在当年,所有的杀毒厂商都在说:“周鸿祎,你必然失败”。“大公司也抄美国,小公司也在抄,没有任何优势,怎么生存。”这就是周鸿祎的想法,但资本市场却认可了周鸿祎的故事。在360的机构投资者中,不乏凯斯博资本(Keywise Capital)、耶鲁基金这样的主流投资者。而且,就在去年底做空中概股的风潮中,360与做空机构Citron大战5回合,但截至目前,360股价却不降反升。360强悍的个性与投资者对它的信心可见一斑。
在周鸿祎看来,商业世界成王败寇,一切商业模式都是马后炮,而成功则是一系列的偶然事件。创立360 时周鸿祎并没有考虑过商业模式,在技术上360 其实也没什么复杂的算法或者高不可攀的门槛。让360 在几乎是全行业的围剿下走到今天的,不是什么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或巧妙策划,它靠的就是“用户”。“我没有别的选择,我只能讨好用户。”这一次,周鸿祎很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
免费的模式实际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免费软件用户用它没有成本,用户抛弃它也没有成本。”而让360 安全卫士,这个原本装在用户电脑里不起眼的小软件,成为今天拥有4 亿活跃用户的重要客户端,360 依靠的就是不断升级的“用户体验”。
周鸿祎极其强调“用户体验”。他告诫360 的技术人员,不要从自己角度考虑问题,而是要想到电脑那一端大部分是对技术一窍不通的“小白用户”。这让360在安全领域采用了一系列简化用户操作的方案,比如电脑体检、开机提醒等。而在杀毒上,360 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只要是用户不喜欢的软件,就从电脑上清掉,
哪怕是自己创建的3721。在周鸿祎看来,中国的杀毒软件厂商之所以没成气候,就是总有所顾虑,而他要成功必须冷酷到“六亲不认”。就像商业上那些最终的成功者,周鸿祎是个实用主义者。他看重的是结果,而为了达成目标,他会坚决克服一切障碍。
对于周鸿祎,他和360的底线就是“用户”,他坚持这样的原则:即使和对手打得不可开交,360绝对不能损害用户利益。经常有这样戏剧性的一幕,当竞争对手的用户在微博上“吐槽”时,最先出来反应的竟然是360 的客服人员。这让你不得不佩服这家公司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周鸿祎甚至把竞争对手当成360免费的“质检员”,他经常和员工说:“竞争对手拿着放大镜帮我们挑毛病,这对我们是鞭策。”
现在的360已经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安全服务提供商,而且在中文浏览器市场,360也占据最大的份额。但在周鸿祎看来,360远未站稳脚跟,尤其是在慢慢露出峥嵘的移动互联网市场,360更是正在往前冲杀的路上。
虽然已经有超过4亿用户,虽然已经在纽交所上市,但危机感却如影随行,时刻围绕着周鸿祎。他滔滔不绝地讲话,也许是他减轻压力的方式之一。周鸿祎现在最忧虑的是如何能够让一家规模近2000人的公司,还能保持“光脚”的感觉。周鸿祎讨厌说“布局”,相反,他坚持“微创新”。在他看来,就是所有的产品都要从一个很窄的领域切入,不求完美,但必须有亮点。相应的,360组织结构也要调整,
要能够继续保持扁平,不要膨胀太快。而且产品必须“聚焦”。在周鸿祎内心,他期望360能够一直是一个小公司,保持小公司的创业文化和创业心态。几次的创业经历,让周鸿祎对中国互联网的现实有深刻认识。他了解这个江湖,在这里中国本土公司想要创造一种模式很难,创新更难。这里充满了卡位战略、丛林文化、弱肉强食,他只是将这些现实赤裸裸摆上了台面。
但互联网却又是这样一个充满了机会和挑战的行业,它时刻处在变化中,任何技术或趋势上的判断失误,都可能导致出局。这也正是这个行业的无情之处。对此,周鸿祎感同身受。而现在,移动互联网又是这样一个领域。周鸿祎正在努力将360的疆域向这里拓展,但完全不同的游戏规则,令他如履薄冰。而在传统的桌面领域,360还必须时刻警惕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
“要不被巨头打死,就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小朋友。”这就是周鸿祎去年高举开放大旗的初衷。在周鸿祎看来,“任何想成为小腾讯的想法都是自寻死路。”生于70年代,周鸿祎保持了一些理想主义和使命感。“太功利的人不太可能创业成功。”在周鸿祎看来,创业必须要坚持、有韧性。他总结过乔布斯的人生经历,这位今天被很多IT人士奉为偶像的人物,其实在IT行业耕耘了30多年,才有了最后10年的辉煌。虽然总是以高昂的斗志出现在公众眼前,但谈及成功,周鸿祎的声音却低沉了许多。他说他远未成功,“成功是熬出来的,只能熬”。
但在行业里,周鸿祎却随时准备迎战。“不是我好打仗,也没有刻意针对谁,而是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在周鸿祎看来,网络安全将是未来互联网的基本需求,而这也是360 一切模式的基础。虽然目前360收入刚刚过1亿美元,虽然竞争对手的阴影一直笼罩在360周围,虽然危机感时刻围绕着他,但周鸿祎始终坚信:“只要有用户,就会有机会。
郑州MBA复习:管理类专业硕士的国家线点评分析 西安交大郑州MBA课程班跟读生报名中 |
郑州华章MBA培训中心 |
下一篇: 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冒险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