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和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微博]发展报告(2012)》中的数据显示, 2012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41.36 万人次,相比2011年的33.97万人次增长了22%,其中,自费留学人数占92%,国家公派和单位公派各占4%。出国留学正逐渐从精英教育演变成大众化教育。专家指出,人民收入水平提升,及国内教育资源不足为留学热升温奠定了基础,这股留学热潮短期内不会减退,还将保持逐年增长的势头,今年我国的出国留学人数将再次刷新历史最高记录达到49万人次。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同时,留学人数的激增也带来留学申请的竞争加剧及各类语言考试难度的增大,尤其是欧美顶尖名校的申请,录取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申请难度越来越大。对于那些有名校情结的学生来说,究竟如何从白热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成了一道难题。为此笔者暗中咨询走访了多家留学服务机构并发现原来欧美名校申请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高不可攀,这其中普遍存在许多认识误区,接下来就由笔者为您揭开欧美名校申请的神秘面纱。
误区一:不重视留学规划
实际情况:欧美名校申请录取流程与国内差异化较大,并非像国内一样单独凭一纸高考[微博]/研究生考试成绩单决胜负。想要叩开欧美名校的大门,不仅需要优异的GPA在校平时成绩和标准化考试(TOEFL、 GRE、GMAT[微博]成绩,还需要相关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如实习经历,科研成果,论文发表,项目研究等。许多学生到了大四快毕业的时候才突发留学的想法,但GPA成绩平平、课外活动履历苍白就一下成了申请资格上最大的短板并且一时之间很难弥补。因为这种种条件除了标准化考试成绩可以短时间内大幅提升外,其他则均需要长期的努力与积累才能获得。所以尽早确定留学意向并对其进行有目的的规划实施是至关重要的。
误区二:只考虑院校综合排名
实际情况:在国外,名校排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官方排名,公众所能了解到的排名只是较为权威的机构对各所院校一个年度性的评判,或者是不同专业领域上的排行。另外,学校的排名每年都在变化。而且,排名靠前的学校也并非所有的专业学科都领先,因此,在选择学校的同时,更要选择专业,更应该参考的是学校的专业排名,这体现了学校在某一专业领域的教研实力、毕业生就业率、研究经费储备等情况,对学生更具实际意义。
误区三:硬件决定一切
实际情况:硬件成绩是一方面,软实力的提升也是一大筹码。但是否我“非211、985”、二本三本的出身、GPA成绩平平就此生无缘魂牵梦萦的欧美顶尖名校了呢?答案是不一定。记者在走访中注意到,现有的留学中介普遍更专注于申请自身代理国外的二三流院校,完全没有代理利益驱动的留学咨询机构才愿意努力将学生送往顶尖名校,尤其是那种定位于专门申请TOP20-30院校的高端留学咨询机构,都非常擅长提升学生的软实力,当然这首先需要学生自身具有优秀的综合能力。但其间也不乏一些真诚为学生谋福祉、擅于突破学生局限实现华丽逆袭的留学咨询机构,在这里就以笔者走访的天和留学的学生申请案例为例为您介绍,案例一:鲁同学,毕业于二本院校成都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GRE1470+4,TOEFL102,有3年与申请方向不符的工作经历,录取院校斯坦福大学MS&E专业。案例二:项同学,南京大学国际贸易专业08级,GPA3.68,GMAT750,TOEFL108,无牛推,无牛实习,录取院校麻省理工学院金融硕士,成为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位被MIT金融硕士录取的学生。
笔者经过对国内6所211、985院校的80余名留学申请学生的申请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后发现,有些情况下即使硬件条件相近录取结果的院校排名也差之千里,最多可达50名之差,这就更说明了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性。经过采访天和留学的资深留学申请专家,我们了解到是以下因素导致同样背景的学生申请结果出现巨大差异的。第一,中国申请人过度依赖硬件条件对留学申请的影响,忽视背景提升的重要性,在申请的环节中没有把软件因素提高的空间发挥到最大。实际上通过对学生背景的正确提升,通过文书面试等环节的精准指导,完全可以把录取院校的名次提高10到30名左右。第二,中国学生通常对国外院校的录取偏好了解不够透彻,学生在申请不同院校的时候会采用完全相同或者类似度很大的文书。
事实证明,在当下日趋激烈的名校申请竞争中,只要能做到提早规划,成绩优异、能力突出就不难突出重围,筹码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寻求留学专家的帮助,挖掘自身优势和亮点,也能顺利进入心仪的院校就读。
无相关信息 |
郑州华章MBA培训中心 |
下一篇: 商院案例:一颗核桃的财富神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