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国内商学院变革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超从前,新的MBA教育格局正在形成。业内人士认为,商业环境、社会雇主需求、MBA学员群体的变化给国内的MBA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也给MBA教育的变革带来了最直接的推动力。
在许多高校MBA项目负责人看来,2010年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颁发的《关于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MBA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契机,清华、北大、人大、北航等多所高校的MBA项目都获批成为改革试点。《指导意见》中,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选拔制度,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和创新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核与评价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而这正是许多商学院MBA项目招生方式和培养模式改革的重头戏。
采访中,人大商学院院长伊志宏、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资深副院长徐信忠等都一再提及现有MBA全国联考制度存在的局限性,建议“参考GMAT考试,将联考变为资格考试,而非筛选考试。”
近几年,商学院也一直努力在现有的招生框架下有所突破,以求最大限度地吸引和招收到更有培养潜力、更契合学院需求的优质生源。2008年,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学院宣布推出“提前面试”,2010年推出的“雏鹰计划”;复旦管理学院2008年推出“背景评估预审制”;清华、北大也在2010年相继宣布各自的招生改革措施。今年,招生改革依旧呈现向纵深发展的趋势。
在招生改革不断突破的同时,培养模式的改革如火如荼。“领导力,企业家精神和体验式学习应该是中国MBA教育新征程上最会被广泛认可的重要的三大要素。”在中国暨清华MBA教育二十周年纪念会及论坛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提出的这一观点引起了很多商学院MBA项目负责人的共鸣。清华、北大、复旦等国内知名商学院MBA项目近几年在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举措也正契合了这一理念。
目前的中国商学院,尤其是一流的商学院,在MBA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建设以及职业发展培养等多方面已经不逊于世界级商学院,但师资力量却和MBA教育的发展不能很好匹配,最终导致培养质量的问题,使MBA学生的市场价值一直为人诟病。
改革观点
MBA学习“术”“道”并重
●徐信忠,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资深副院长
一直以来MBA项目更加侧重于知识和能力的训练,我把它称之为“术”,但是我们越来越清楚在商学院接受“道”的训练同样重要。我们希望MBA学生除了能够胜任业务,还有担当精神,有社会责任,所以光华MBA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引入人文课程和商战课程,在思想和实战能力方面为学习构筑知识结构。
此外,MBA论文已经成为了商学院之痛。在目前的体制下,我们可以实现的突破就是以整合实践作为毕业论文的基础。整合实践项目目的是训练学生所学的各项课程,整合各种环境下的知识能力。
体验式学习越来越重要
●钱颖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领导力,企业家精神和体验式学习应该是中国MBA教育新征程上最会被广泛认可的重要的三大要素。
在过去100年中,“管理”的概念变得比“商业”的概念更为核心,商学院的课程设计也明显向管理倾斜。如今,我们又在从管理向领导力转变,有关领导力的教育内容必将超越商业和管理的内容,成为MBA教育中更为核心的内容。
企业家精神也叫创业精神,是一种时常以新方式重新整合资源以提高生产力的态度。
体验式学习,或称之为从行动中学习,是教学方法的变革,是一种在进行真实项目的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如果说在过去MBA教育是以教师讲授和案例教学为主要教育方法的话,在MBA教育的新征程中,体验式学习则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招生/师资均需突破
●伊志宏,人大商学院院长
首先,MBA培养院校从最初的9所到现在的200多所,数量大幅增加,但同质化的现象非常严重,没有特色,更多只是学校品牌的差异。
其次,目前这种一年一次的联考制度有很多局限性。我并不赞成抛弃现有的联考,但应提高考试的有效性。
此外,多数学校依然存在着用学术型学位管理思维对待专业学位管理的问题,不知道MBA教育与学术型教育的差异在何处。
师资也是我们普遍面临的问题。目前,不少老师都是经过单一的学科训练,没有实践经验的博士生,而现有的考核和评价体系也都更倾向于以科研水平来衡量。
郑州华章MBA培训中心
咨询电话:0371-66961135
报名时间:8:00-18:00,周末不休
校址:郑州二七区大学路金源大厦(郑州大学南校区东门对面)11楼
公交路线:乘4、63、66、82、111、201、217、256、317、903、904、906、Y806、Y815路公交车到大学路桃源路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