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学校就是看排名?
准备初试复试就是做题目?
准备提前面试仅仅是一板一眼写材料?
No!MBA不是高考,它要考察的地方还很多。
比如,今日我们要谈到的考MBA中的细节之一——了解学校底蕴。
了解学校底蕴,不仅有助于自己选择更为适合自己的院校,更可以在面试的时候展示不同的亮点。
怎么去了解呢?
1、
深入收集目标学校信息。
从学校的网站入手,附加了解市面上有关该学校的书籍,以及一些学校宣讲会的资料,了解了从学校的历史到教授的研究题,这些都是必修的功课。
2、
我们在材料中和面试的时候,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的MBA?在这里,老师会看到大量相似的内容。
这些内容,甚至可能直接来自于MBA中心的官网。
如何在这里脱颖而出?这一题如何做到与众不同?
多了解校园文化很重要。比如相关的体育项目,其他特别的东西。
或者面试人所在地区特殊的东西(是那些当地人都知道,或者外界有一定知名度的东西)。
这样就比较容易找到共同点,给面试带来一种轻松的环境,也让面试人从另外一个侧面了解你没有在申请材料中反映的特点。
比如,广东工业大学的篮球校队实力很强。
如果你正好也是篮球爱好者,那么完全可以在材料中将这两者结合起来。
甚至有的学校,可能餐厅的美食是学生们津津乐道的。
如果在材料中写上一笔,那也可以成为你与别人不同的一个点。
这样会融入自己的情感因素,容易引起老师的情感共鸣,让文章更加有趣。
老师也会马上收到信息,你对于学校的了解是深层的,而不是浅表的。
你对学校的喜欢也是发自内心的。
这里一定要找到学校内部人士真的引以为傲的东西。
而不是随便找一个点,就胡乱赞美,赞美不到点子上会起到反效果。
复旦大学“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流传之广,影响之深远,远超官方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以至于被复旦人亲切地称为“民间校训”。
2010年初,新闻系校友李鸿冰在一篇题为《复旦的灵魂:追求“自由而无用”?》的文章中重新阐释了这句话:“所谓‘自由’,是思想与学术、甚至生活观念,能在无边的时空中恣意游走;‘无用’,则是对身边现实功利的有意疏离。”
显然,这个解读已经摒弃了原先的感伤情调,带有更浓的学术气息,但对世俗功利的抵抗还在,骨子里的孤独和骄傲还在。
一年之后,杨玉良校长在毕业致辞中引用了这段话,并将这种“无用”视作复旦所能教给学生的“最神圣、最尊贵的精神价值。”
无相关信息 |
郑州华章MBA培训中心 |
下一篇: MBA提前面试:“兴趣爱好”题怎么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