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最后一天,F说,我好累。
他在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做事,兼考MBA。
这一阵,他觉得尤其力不从心。
说起来,他是非常聪明的一个人。离开校园很久,从前也不是从特别好的学校毕业。但是网上的课程随便听一听,就能够完全获知知识点。
他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了很多学友,还常常给别人讲解难懂的理论、公式。
但是,每一次他在家里做练习和题目的时候,都只拿离期望很远的分数。
马上第二轮复习就要完结,但F一直因为做不好题而没什么底气,甚至越来越颓丧,加之天气原因,整个人没有一点向上的能量。
他问:到底怎么才能高效地做题,怎么才能在自己感觉掌握了知识的同时也把题目做对呢?
我相信,F这样的人并不止他一个。我们往往觉得自己水平可以,却不能取得希冀的成绩。到底是为什么?
▌题做不好,其实有很多原因:
1.概念模糊
知识点是理解了,但是不成体系,是凌乱的。
对相关的理论记忆理解不深刻,题目容易混淆。对概念和原理等的理解过于浅显,或记得不牢,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当问题交织在一起时,便分辨不清,导致答题时似是而非。
当问题成堆时,面对题海便会显得迷茫、不知所措、甚至于无精打彩,以至于懈怠下去。
解决方法
攻克这类问题主要就是解决理解和记忆,并要拓展知识的运用。
处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同学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强训练和记忆,培养自己的宏观思维方式,因人而异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步骤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有效地进行目标时间管理和知识结构体系的建立。
2.方法不当,联系能力不强
对题目分析不到位,对已知和未知的联系分析不明确,不会联想和推理。
平时缺乏方法训练,对题目的常规解法和特殊解法缺乏自己的归纳总结。
一上场,脑袋一片空白,想不出有任何解法。
解决方法
加强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巩固。
3.顾此失彼
考题中涉及的知识点稍多一点,过程稍复杂一些,大脑就运转不过来,顾头不顾尾。
这主要缘于典型题做得不够,做得不精,做题的难度系数也较低,并对教材中的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等理解得不深不透。
解决方法
要针对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及内容认真地加以复习巩固,多观察和了解日常生活现象,做操作题时多与理论相联系,加强典型题与日常生活应用训练,多做试题分析。
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和训练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4.审题错误
还没看清条件就急忙解题,可能是观察得不够仔细,判断得不够准确;
也可能是考试策略不当,或是心理心态不稳,还可能是缘于外界的干扰刺激,更有可能是平时练习不到位,仅仅是为了完成作业而作业;
或做题缺乏针对性,成天盲目做题,忽略了做完题后的回顾和反思,以及平时就缺乏慢审题快解题的训练。
解决方法
加强训练,还要养成工整迅速的书写习惯,以及做完题后进行回顾和总结的习惯,这对增强自己的审题和解题能力很有帮助。
5.依葫芦画瓢
学习比较死板和机械,看到题目仿佛见过,就照着平时的解法依葫芦画瓢。结果,题目发生了条件改变导致原来的解法并不适宜该题目。
归根结底还是缺乏审题训练和思路探索训练。
解决方法
其实无论是哪一类题型,都有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普遍方法,只要读题仔细抓住某一题型的个体特点,就能顺利将题解出。
加强训练,假以时日便能培养自己举一反三能力,增进解题的灵活性与变通力,并且随时都能够有所感悟。
学习就是一种感悟,通过思考有所“悟”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题目不会做,一般出自知识结构性错误,重做几遍这类错题是十分必要的,
至于具体是几遍这要视你自己对错题的把握的熟练程度而定。
只有通过重做错题,并认真分析错误原因,归纳总结方法才能把这个漏洞补上,
如果不及时纠错与总结反思,有些知识结构性错误会一直存在并且成为以后学习的障碍。
无相关信息 |
郑州华章MBA培训中心 |